“科學小品”既區(qū)別一般小品文,又區(qū)別于其他的科普文章,科學小品是美學、科學與哲學結合的產兒。作者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交錯作用,通過敘事、抒情和說理,使主觀思想感情同客觀自然規(guī)律相互交融,把詩味、知識趣味和哲理意味調和起來。這樣寫出來的科學小品,深入淺出,意新語工,文短情長,別有風味,營養(yǎng)豐富,讀者不但可以從中增長知識,還可以啟發(fā)思想,陶冶情操??茖W小品的靈魂,顧名思義應當是科學。從廣義上來說,它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它具有的詩意,并不是從科學知識外面附加上去的辭藻,而是由科學知識本身發(fā)掘出來的美感。但是科學小品畢竟還是一種文學體裁,因此,它的寫作不能單純從科學概念出發(fā),主要源泉還應該是生活。作者要用直接的、形象的生活體驗的血肉,把間接的抽象的骨骼復原起來,才能使作品栩栩如生,光彩照人。作者最好把自己也放到作品里來,使科學小品達到文情并茂的境地。黎先耀,1926年生于浙江杭州。上海暨南大學商學院畢業(yè)?!督洕請蟆犯呒壘庉?、《科技導報》特約編審、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創(chuàng)辦并主編《大自然》雜志,創(chuàng)作并選編了許多科學小品文集,被評為新中國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其作品有:《鳥的樂章》、《大自然的召喚》、《神奇的發(fā)現》、《現代人的智慧》等,被評為優(yōu)秀圖書。黎先耀是一位詩人,他的大自然小品集《莼鱸之思》,風格清新,知識淵博。黎先耀曾擔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從事自然科學方面的工作。詩人、科學家一身二任,寫起科學與文學聯姻的科學小品,得心應手,科文并茂了。黎先耀的一些膾炙人口的科普作品繼承高士其、顧均正的童話寓言式的科學小品、周建人、賈祖璋的抒情散文的風格,并且有了新的開拓。星期天的早晨,我同一位從武漢來的老魚類學家伍獻文教授,在東京郊的一條街道上漫步,迎面走來一個買菜回家的婦女。他突然趨然向前去,好像他鄉(xiāng)遇故知,指著菜兜問:“這魚是哪里買的?”那婦女先是怔一下,然后舉起手里的網兜,指著前面一座菜市場:“就是那里,要買活魚,可得快點去!”“哦,這條鳊魚真新鮮?。 蔽铱淳W兜里那條頭尖身闊的鮮魚,還在扇動著它的小鰓蓋。披著銀灰色細鱗的魚身,像一面菱形的鏡子,在朝陽里反射著美麗的光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