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子女方面,適當的憂患比盲目的樂觀往往要有益處,只要能把憂患意識轉化成探索的動力。西方的傳給雖然強調人權,強調一個人的個人自由一尊嚴,但這并不意味著排斥家庭,家庭是每個人生長最初的環(huán)境,是自由與尊嚴的搖籃。在孩子不懂而做錯時,不要急于懲罰,因為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明白道理,以養(yǎng)成良好學習慣才是我們的目的。與孩子相處,做孩子的教師,我們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對孩子的了解,和在此了解的基礎上對孩子的尊重。作者簡介:楊善林博士和寇筱培女士,海外教育專家,著名詩人,曾旅居英倫十年,現居澳洲,多年來,提出“以心靈教育為根本,智能與毅力為主干,知識為華果”“K方城”教育原理并創(chuàng)立“筱培教育咨詢”在素質教育實踐中融合東西方傳統(tǒng),已出版多部專部和詩文集。二位作者不僅是有經驗的教育科學家,也是富有心得的家長。目錄:代序:成就一個快樂的人第1章素質是一條路新生命的喜悅與困惑家庭是棵樹第一次專家集會快樂是一條坦途嗎第二次專家集會個體差異適合于道德嗎第2章素質教育在家庭教材與教師“無用”的地基約法三章獎勵一個故事在導師家過新年監(jiān)督的不同角色互換學之道貴以?!白屛易约簛怼苯憬愫妹妹煤么禾旌颓锾焱樾牡呐囵B(yǎng)第3章素質教育在學校新的大家庭從現代英美教育說起學校A-Z如果地球改變了軌道和教師的約會魚也需要呼吸每個孩子都需要成就感講NEWS與寫作文SRC成員和OC班想起愛因斯坦中國的教師最像教師第4章誤區(qū)的誘惑第5章詩教理想第6章快樂的位置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