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丁口與夫家:戶口制度的起源
一、夏禹“會稽”
二、殷商“登人”
三、周宣王“料民”
四、蒼頡造字與“韋編三絕”
第2部分 算人與算賦:戶口調查登記
一、八月算人
二、“自占”與“案比”
三、黃冊與魚鱗冊
四、中丁制
五、“亡命之徒”
六、“歲歲滋生人數(shù),一律雷同”
第3部分 從“鄉(xiāng)黨”到“保甲”
一、一脈相承
二、“作內政而寄軍令”
三、“奔亡者無所匿,遷徏者無所容”
四、課植農桑,催驅賦役
五、勸導鄉(xiāng)里,助成風化
六、從“愛之重之”到“至困至賤”
第4部分 四民恒業(yè):貴賤不移的戶口類別
一、“三閭大夫”與玉牒
二、“九儒十丐”
三、編戶齊民的主體
四、“工商食官”
五、從將軍到奴隸
六、方外之民
七、門庭變換總有時
第5部分 均賦輪役:貧富有差的戶口等第
一、戶調與戶等
二、“手實”與“推排”
三、“兜底的簍子”
四、柳宗元的賀信
五、從“重人輕地”到“重地輕人”
第6部分 生分與同居:婚姻家庭關系
一、“異子之科”
二、累世同居
三、“客皆注家籍”
四、家無二主
五、無后為大
第7部分 安土重遷:固本抑末的遷徒制度
第8部分 王奪之人:戶口增殖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