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毅(1965年8月-),男,漢族,山西人。1982年考入南開大學,1989年獲哲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4-1995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作博士后。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1998年開始任博士生導師。從1989年開始,王正毅教授一直任教于南開大學政治學系,主要承擔政治地理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從1996年以來,共培養(yǎng)和指導了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3名。作者多年從事學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運用世界體系理論的分析方法,突破傳統(tǒng)社會科學關于特殊的特殊分析和關于一般的格式分析的認識論假定,對世界歷史進行總體研究,對區(qū)域文明和世界文明關系進行研究,強調對政治、經濟及文明的整體性綜合研究。這種整體性研究方法,既包括"長時段"的歷史研究,因為這能夠充分顯示世界體系這個"社會體系"的"社會時間"層面,也包括"大范圍"的結構研究,因為這能夠準確地反映世界體系這個"社會體系"的"地理空間"層面。只有將世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處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核心地區(qū)的國家和處于邊緣地區(qū)的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多年從事國際關系研究的心得體會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加強對國際關系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作者重新思考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這一自1840年以來一直困擾中國學者們的問題,對中國文明的出路以及我們知識系統(tǒng)的重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科學在理論上探討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問題,實際上一直徘徊于中體西用、本土化、全盤西化的困境之中,走出這種困境,意味著中國社會科學理論研究之視角上的突破和觀念上的更新。這就需要從世界體系的角度重新中國歷史,重新構建中國的社會科學體系。這不但具有學術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xiàn)實意義。這對于中國重返國際社會、在國際新秩序的重建中充分發(fā)揮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