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溶液和膠體
1.1 分散系
1.2 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1.2.1 物質的量濃度
1.2.2 質量摩爾濃度
1.2.3 摩爾分數(shù)
1.2.4 質量分數(shù)
1.2.5 幾種溶液濃度之間的關系
1.3 稀溶液的通性
1.3.1 溶液蒸氣壓的下降
1.3.2 溶液沸點升高和凝固點下降
1.3.3 溶液的滲透壓
1.4 膠體溶液
1.4.1 分散度和表面吸附
1.4.2 膠團結構
1.4.3 膠體溶液的性質
1.4.4 溶膠的穩(wěn)定性和聚沉
1.5 高分子溶液和乳濁液
1.5.1 高分子溶液
1.5.2 表面活性劑
1.5.3 乳濁液
思考題
習題
化學視窗——離子液體
第二章 化學反應的一般原理
2.1 基本概念
2.1.1 化學反應進度
2.1.2 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
2.1.3 狀態(tài)和狀態(tài)函數(shù)
2.1.4 過程與途徑
2.1.5 熱和功
2.1.6 熱力學能與熱力學第一定律
2.2 熱化學
2.2.1 化學反應熱效應
2.2.2 蓋斯定律
2.2.3 反應焓變的計算
2.3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
2.3.1 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
2.3.2 熵
2.3.3 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jù)
2.3.4 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數(shù)與標準摩爾反應吉布斯函數(shù)變
2.4 化學平衡
2.4.1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2.4.2 平衡常數(shù)
2.4.3 平衡常數(shù)與標準摩爾吉布斯函數(shù)變
2.4.4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動原理
2.5 化學反應速率
2.5.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5.2 反應歷程與基元反應
2.5.3 反應速率理論
2.5.4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2.6 化學反應一般原理的應用
思考題
習題
化學視窗——綠色化學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礎
3.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3.2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類
3.2.1 化學分析方法
3.2.2 儀器分析方法
3.3 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
3.3.1 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
3.3.2 分析結果的表示方法
3.4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3.4.1 準確度和精密度
3.4.2 定量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
3.4.3 誤差的減免
3.5 分析結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
3.5.1 平均偏差和標準偏差
3.5.2 平均值的置信區(qū)間
3.5.3 可疑數(shù)據(jù)的取舍
3.5.4 分析結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與報告
3.6 有效數(shù)字及運算規(guī)則
3.6.1 有效數(shù)字
3.6.2 有效數(shù)字的運算規(guī)則
3.7 滴定分析法概述
3.7.1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
3.7.2 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7.3 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
3.7.4 滴定分析中的計算
思考題
習題
化學視窗——微流控分析芯片
第四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
4.1 電解質的電離
4.1.1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4.1.2 活度與活度系數(shù)
4.2 酸堿質子理論
4.2.1 酸堿質子理論
4.2.2 酸堿的相對強弱
4.3 酸堿平衡
4.3.1 溶液的pH與指示劑
4.3.2 酸堿溶液pH的計算
4.3.3 酸堿平衡的移動
4.4 緩沖溶液
4.4.1 緩沖作用原理
4.4.2 緩沖溶液pH的計算
4.4.3 緩沖容量
4.4.4 重要緩沖溶液
4.5 弱酸(堿)溶液中各型體的分布
4.5.1 一元弱酸(堿)溶液
4.5.2 多元弱酸溶液中各種型體的分布
4.6 酸堿滴定法
4.6.1 酸堿滴定曲線
4.6.2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4.6.3 酸堿滴定應用示例
思考題
習題
化學視窗——“飛秒”化學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5.1 沉淀溶解平衡
5.1.1 溶度積常數(shù)
5.1.2 溶度積與溶解度的相互換算
5.2 溶度積原理的應用
5.2.1 溶度積原理
5.2.2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
5.2.3 沉淀的溶解
5.2.4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轉化
5.3 重量分析法
5.3.1 重量分析法概述
5.3.2 重量分析法對沉淀的要求
5.3.3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純度
5.3.4 沉淀條件的選擇
5.3.5 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
5.4 沉淀滴定法
5.4.1 莫爾法
5.4.2 佛爾哈德法
5.4.3 法揚司法
思考題
習題
化學視窗——一氧化氮的生物化學作用
第六章 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第七章 物質結構基礎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與配位滴定
第九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第十章 現(xiàn)代儀器分析法選介
第十一章 元素化學
第十二章 分離與富集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習題叁考答案
索引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