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萊文林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知識分子。 在類與技術時代的關系中,他既做鼓動工作,又身體力行。他師從麥克盧漢,創(chuàng)辦聯(lián)合教育公司,是‘思想界全球化’的杰出代表。他寫的就是這個主題。他本人就是實實在在的‘思想無羈’?!薄叭R文森研究的是作為技術產品的知識進化。這是哲學和歷史的精心杰作……他的語言舉重若輕,閃耀著幽默的光輝……本書意義雋永,富有遠見,其明白曉暢令人吃驚……特此鄭重推薦之?!薄叭R文森的思想提升了傳播人扮演的角色,使人成為遨游宇宙的船長……在他絕妙的筆端,復雜的東西……成為明白招話的英語。”“……充滿哲理睿智……然而,不曉哲學的人也能夠看懂。其例證富有人情味,從性愛到呵護衛(wèi)孩子都信手拈來、十分親切。對于技術給我們帶來和東西,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薄啊端枷霟o羈》使萊文森躋身名流,成為大名鼎鼎的媒介理論家。他與芒福德、伊尼斯、麥克盧漢此肩而立,和翁、埃呂爾、波斯曼不相伯仲。他思路清晰,洞察媒介演化的歷史,把這個歷史放在媒介生態(tài)學的環(huán)境之中去考察?!蹦夸洠骸懂敶鷮W術棱鏡譯叢》總序作者中文版序譯者序1988年初版序謝辭第一章 思想是進行的產特進化認識論進化、現(xiàn)實與真理進化與不確定的先驗技術優(yōu)先第二章 理性與進化理性之生物學基礎理性之根合乎理性嗎?前理性對非理性:自我超越與理性的自然露頭論原發(fā)動因必然的無理處不能回避的邏輯第三章 非完美主義與樂觀主義進化之源與無涯知識激進的非完美觀點:錯誤在進化中的好處給生命以思想第四章 技術:人類思想之體現(xiàn)和被人忽視的哲學革命未思想化的物質與非物質的思想康德互動論中缺失的一環(huán)馬克思論物質中的思想波普爾“三個世界”的技術調整富有生產力的知識第五章 作為認知進化動因的的技術成功知識的無心之柳:技術圖書館技術的生物學遠祖和知識的追求望遠鏡、顯微鏡與天人相副電腦與可計算的巨量超認知技術第六章 傳播媒介的雙重理解抽象的苦樂書籍的歷史中地地位電子促進印刷克服當前和永恒的局限完美的攝影術電子信使回到信息源第七章 蘇格拉底之技術:作為思想之鏡的媒介逃出主觀世界和囚籠燈火、照相機、認知!人工智能與現(xiàn)實生活“走向人性化”的媒介第八章 技術與知識界的全球化接近實在的知識社會學表征性社區(qū)身臨現(xiàn)場和知識的增長超越地球第九章 技術和宇宙進化理性技術之負重將宇宙翻個里朝外未來之面孔參考書目索引后記重印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