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譯者序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引言
1.1早期的路由功能
1.2ATM 與IP
1.3IP交換
1.4路由器IP交換
1.5一個IP交換的標準
1.6結論
第2章 TC P/IP、尋址和選路
2.1TCP/IP的歷史
2.2TCP/IP體系結構和組成部分
2.3IPv4 頭格式
2.4IPv4尋址
2.4.1子網劃分
2.4.2超網
2.5IP選路和轉發(fā)
2.6路由協議
2.6.1距離向量選路
2.6.2鏈路狀態(tài)選路
2.6.3RIP
2.6.4OSPF
2.6.5BGP
2.7TCP和UDP
更多的信息
第3章 新出現的TCP/IP協議
3.1IP組播
3.1.1D類尋址
3.1.2IGMP
3.1.3組播選路
3.1.4 組播路由協議
3.2集成服務
3.2.1IntServ模型
3.2.2IntServ流類型
3.2.3RSVP
3.2.4其他的RSVP和集成服務方案
3.3差分服務
3.3.1DiffServ的模型和操作
3.3.2DS字節(jié)的格式
3.4 IP安全性
3.4.1IPsec安全關聯
3.4.2鑒權頭和封裝安全凈荷
3.4.3密鑰管理
3.5 RTP/RTCP
3.6 IPv6
更多的信息
第4章 交換的概念和LAN交換技術
4.1交換的概念
4.1.1交換轉發(fā)技術
4.1.2交換通路控制
4.2LAN交換
4.2.1短徑轉發(fā)
4.2.2存儲轉發(fā)
4.2.3虛擬LAN和IEEE802.1Q
4.2.4IEEE802.1p
4.3LAN交換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5章 wAN交換技術
5.1幀中繼
5.1.1體系結構
5.1.2DLCI
5.1.3擁塞控制
5.1.4RFC1490
5.1.5幀中繼網絡實例
5.2 ATM
5.2.1體系結構
5.2.2虛通路和虛連接
5.2.3信元格式
5.2.4ATM尋址
5.2.5AAL5格式
5.2.6UNI信令
5.2.7ATM的服務類型和流量管理
5.2.8PNNI
5.2.9ATM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6章 IP交換的概念
6.1定義和術語
6.1.1IP交換機
6.1.2IP交換機的入口和出口
6.1.3直通路徑
6.2動力
6.3IP交換的尋址模型
6.3.1獨立尋址
6.3.2IP到VC
6.4IP交換模型
6.4.1疊加模型
6.4.2對等模型
6.5IP交換類型
6.5.1流驅動的解決方案
6.5.2拓撲驅動的解決方案
6.6IP交換分類
更多的信息
第7章 ATM上的經典IP解決方案
7.1體系結構
7.2RFC1483
7.2.1LLC/SNAP封裝
7.2.2VC復用
7.3ATM上的經典IP和ARP
7.3.1組件
7.3.2地址解析
7.3.3ATM上的經典IP和ARP網絡實例
7.4 下一跳解析協議
7.4.1組件
7.4.2地址解析
7.4.3NHRP網絡實例
7.5組播地址解析服務器
7.5.1ATM上的組播
7.5.2組件
7.5.3地址解析
7.5.4MARS網絡實例
7.6 服務器高速緩存同步協議
7.7 ATM上的IPv6
更多的信息
第8章 LANE和MPOA
8.1LAN仿真V1.0
8.1.1需求
8.1.2組件
8.1.3LANE連接
8.1.4LANE地址解析和數據流
8.1.5LANE網絡實例
8.1.6LANE與經典IP的比較
8.2LANEV2.0
8.2.1體系結構
8.2.2新功能
8.3 ATM上的多協議
8.3.1需求
8.3.2組件
8.3.3MPOA控制和數據流
8.3.4地址解析和數據流
8.3.5MPOA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二部分 IP交換協議
第9章IFMP與GSMP
9.1體系結構
9.2組件
9.3Ipsilon數據流管理協議
9.3.1IFMP重定向協議
9.3.2數據流標記封裝
9.4通用交換機管理協議
9.4.1消息類型
9.4.2 GSMP版本2
9.5IP交換實例
9.6IP交換和組播
9.7IP交換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10章 CSR與FANP
10.1體系結構
10.2組件
10.3CSR與ATM交換機的互操作
10.4數據流屬性通知協議
10.4.1專用VC選擇
10.4.2VCID協商
10.4.3數據流ID通知
10.4.4專用VC刷新
10.4.5專用VC刪除
10.5 版本2的數據流屬性通知協議
10.5.1 鄰機發(fā)現
10.5.2分布控制模式
10.5.3入口控制模式
10.6CSR和組播
10.7CSR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11章 標記交換
11.1體系結構
11.2組件
11.3標記分配方法
11.3.1下游分配
11.3.2下游按需分配
11.3.3上游分配
11.4 標記分布協議
11.4.1TDP功能
11.4.2TDP協議信息單元的類型
11.5標記交換服務
11.5.1基于目的地的選路
11.5.2層次結構
11.5.3ATM
11.5.4組播
11.5.5服務等級
11.5.6顯式選路
11.6標記交換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12章 ARIS
12.1體系結構
12.2組件
12.3出口標識符
12.4ARIS協議
12.4.1消息類型
12.4.2對象
12.4.3交換通路的建立
12.5環(huán)路避免
12.6ARIS服務
12.6.1出口匯聚
12.6.2 組播
12.6.3顯式選路
12.6.4 ATM
12.6.5第二層隧道
12.6.6服務分類
12.7ARIS網絡實例
更多的信息
第13章 其他解決方案
13.1FastIP
13.2交換式多協議服務
13.3IP導航器
13.4IPSOFACTO
13.5虛擬網絡交換
13.6響應者發(fā)起的直通路徑協議
13.7DirectIP
13.8AREQUIPA
第三部分 新的相關工作
第14章 大型交換式網絡上的路由
14.1問題
14.2OSPF擴展
14.2.1OpaqueLSA
14.2.2地址解析通告
14.3PNNI擴展
14.3.1PNNI擴充選路
14.3.2代理PAR
14.3.3綜合的PNNI
更多的信息
第15章 多協議標簽交換
15.1體系結構
15.組件
15.3標簽分發(fā)協議
15.3.1消息流
15.3.2徑流成員描述符
15.4 MPLS服務
15.4.1ATM
15.4.2業(yè)務量工程
15.4.3QoS/COS
15.4.4虛擬專用網絡
15.4.5組播
15.5MPLS網絡實例
15.6MPLS與MPOA的比較
更多的信息
第16章 結束篇
16.1變化的網絡需求
16.2流行的解決方案
16.31P交換能夠為我們做什么?
第四部分 附 錄
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