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WindowsWindows NT網絡實現(xiàn):路由器、代理和Web服務

Windows NT網絡實現(xiàn):路由器、代理和Web服務

Windows NT網絡實現(xiàn):路由器、代理和Web服務

定 價:¥38.00

作 者: (美)[A.諾思拉普]Anthony Northrup著;宇塵翻譯組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系列叢書
標 簽: Windows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69300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2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并不是針對初學者的,而且針對那些想深入理解WindowsNT和互聯(lián)網的人士。本書講述了互聯(lián)網基礎、連接、著名產品等內容,并包括了大量的細節(jié),從而使讀者能在遇到問題之前預料并計劃如何處理它。本書注重于Microsoft和其他軟件開發(fā)商所實現(xiàn)的協(xié)議以及底層標準,并包括了對新軟件的解釋和關于下一版的大量信息。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真正理解WindowsNT網絡是如何實現(xiàn)的,并得到基于WindowsNT的高層系統(tǒng)和網絡工程以及底層排錯所需的知識。AnthonyNorthrup:NTNetworkPlumbing:Routers,Proxies,andWebServicesAuthorizedtranslationfromtheEnglishlanguageeditionpublishedbyIDGBooksWorldwide,Inc.Copyright1988byIDGBooksWorldwide,Inc.Allrightsreserved.本書中文簡體字版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未經出版者書面許可,本書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方式復制或抄襲。

作者簡介

暫缺《Windows NT網絡實現(xiàn):路由器、代理和Web服務》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分 互聯(lián)網基礎
    第1章 網絡基礎
    1.1OSI模型
    1.1.1第一層:物理層
    1.1.2第二層:數(shù)據(jù)鏈路層
    1.1.3第三層:網絡層
    1.1.4第四層:傳輸層
    1.1.5第五層:會話層
    1.1.6第六層:表示層
    1.1.7第七層:應用層
    1.1.8OSI模型的工作方式
    1.2最常見的網絡協(xié)議
    1.2.1NetBEUI
    1.2.2IPX/SPX
    1.2.3TCP/IP
    1.3掌握基本的路由概念
    1.3.1路由和WindowsNT
    1.3.2路由協(xié)議類
    1.3.3常見的路由問題
    1.4總結
    第2章 TCP/IP和Internet的必備知識
    2.1理解DOD模型
    2.1.1應用層
    2.1.2傳輸層
    2.1.3網間層
    2.1.4網絡訪問層
    2.2Internet組織簡介
    2.2.1Internet體系結構委員會
    2.2.2Internet工程任務組織
    2.2.3Internet協(xié)會
    2.2.4Internet分配數(shù)字專家委員會
    2.2.5Internet網絡信息中心
    2.3考慮尋址事項
    2.3.1可變長子網掩碼(Variable-Length
    SubnetMasks,VLSM)
    2.3.2CIDR
    2.3.3私用和公用尋址
    2.4理解WindowsNTTCP/IP棧
    2.4.1網卡驅動程序
    2.4.2網卡驅動程序接口規(guī)范(Network
    DriverInterfaceSpecification,
    NDIS)
    2.4.3網絡協(xié)議
    2.4.4傳輸層驅動程序接口(Transport
    DriverInterface,TDI)
    2.4.5應用層
    2.5評估安全需求
    2.5.1什么是安全性
    2.5.2網絡級安全性
    2.5.3系統(tǒng)級安全性
    2.6創(chuàng)建系統(tǒng)安全性策略
    2.6.1高層策略
    2.6.2低層策略
    2.7總結
   第二部分 連接
    第3章 網上漫游
    3.1連接WindowsNT
    3.2理解撥號線
    3.3用ISDN連接
    3.3.1ISDN收費
    3.3.2NT支持
    3.4考慮ISP連接
    3.4.1ISP層次
    3.4.2評估ISP
    3.4.3帶寬
    3.4.4WindowsNT考慮
    3.4.5其他ISP服務
    3.4.6冗余性和可靠性
    3.4.7ISP收費策略
    3.5探索包交換連接
    3.5.1X.25
    3.5.2幀中繼
    3.5.3ATM
    3.6通過租借電話線連接
    3.7總結
    第4章 帶寬
    4.1按統(tǒng)計信息估計帶寬
    4.1.1按典型利用率估計
    4.1.2按用戶數(shù)估計
    4.1.3估計增長
    4.2按預測估計帶寬
    4.2.1按服務估計
    4.2.2按用戶類型估計
    4.3通過減少通信降低使用率
    4.3.1名稱解決
    4.3.2WWW內部網
    4.3.3網絡體系結構
    4.4通過增加管道減少使用率
    4.4.1100-Base-T
    4.4.2交換Ethernet網
    4.4.3異步傳輸模式(ATM)
    4.5結論
    4.6總結
    第5章 設計可擴展網絡
    5.1設計增長
    5.2預測瓶頸
    5.2.1系統(tǒng)瓶頸
    5.2.2網絡瓶頸
    5.3為今后制定文檔
    5.4最小化管理時間
    5.5增強冗余性和可靠性
    5.6總結
    第6章 網絡設計
    6.1設計網絡
    6.1.1決定業(yè)務需求
    6.1.2決定特殊目標
    6.1.3選擇解決方案
    6.2測試和實現(xiàn)設計
    6.2.1測試過程:測試、修改 重復
    6.2.2預產品的Beta測試
    6.2.3全規(guī)模展示
    6.2.4決定成功
    6.3總結
    第7章 用Internet作為主干網
    7.1使用Internet作為主干網的理由
    7.2不使用Internet作為主干網的理由
    7.2.1安全性
    7.2.2可靠性
    7.2.3速度
    7.3理解VPN協(xié)議
    7.3.1IPSEC
    7.3.2PPTP:Microsoft3Com
    和Ascend
    7.3.3Cisco第二層尋道:L2F
    7.3.4L2TP(Microsoft CiscoAscend、
    IBM和3Com)
    7.4結論
    7.5總結
   第三部分 實現(xiàn)
    第8章 排錯和分析
    8.1理解排錯的重要性
    8.1.1總體網絡成本因素
    8.1.2停機時間代價
    8.2利用OSI模型分析網絡
    8.3樂觀方式和悲觀方式排錯
    8.4排除物理層錯誤
    8.4.1纜線測試器
    8.4.2循環(huán)接口
    8.5排除數(shù)據(jù)鏈路層到表示層的錯誤
    8.5.1PING
    8.5.2TraceRT
    8.5.3NetStat
    8.5.4NBTStat
    8.5.5IPConfig
    8.5.6ARP
    8.5.7Route
    8.5.8Telnet
    8.5.9PerformanceMonitor
    8.5.10協(xié)議分析器/NetworkMonitor
    8.6排除應用層錯誤
    8.6.1Telnet
    8.6.2NSLookup
    8.6.3Web瀏覽器
    8.6.4FTP客戶端
    8.7排錯實例
    8.8總結
    第9章 NT提供的功能
    9.1定義完全TCP/IP棧
    9.1.1邏輯多址
    9.1.2物理多址
    9.1.3IP多廣播支持(IGMP)
    9.1.4重復IP地址檢測
    9.1.5死亡網關檢測
    9.2調節(jié)WindowsNT網絡
    9.2.1TCP滑動窗口
    9.2.2調節(jié)TCP連接過程
    9.2.3調節(jié)ARP解決過程
    9.2.4最大傳輸單元
    9.2.5自動發(fā)現(xiàn)路徑最大傳輸
    單元(PMTU)
    9.3理解常見TCP/IP協(xié)議
    9.3.1Telnet客戶端
    9.3.2FTP客戶端與服務器
    9.3.3WWW客戶端與服務器
    9.3.4DNS客戶端與服務器
    9.3.5ICMP和PING客戶端與服務器
    9.3.6日常文件傳輸協(xié)議客戶端
    9.3.7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代理
    9.4理解簡單TCP/IP服務
    9.4.1CHARGEN(CharacterGenerator,
    字符生成器)服務器
    9.4.2Daytime服務器
    9.4.3Discard服務器
    9.4.4Echo服務器
    9.4.5日期引用(QuoteoftheDay,
    QUOTE)服務器
    9.5注意還缺些什么
    9.6注意WindowsNT5.0的創(chuàng)新點
    9.7結論
    9.8總結
    第10章 NetBIOS: 朋友還是敵人
    10.1NetBIOS的起源
    10.2理解NBT的優(yōu)點
    10.3探索NetBIOS命名規(guī)范
    10.4按服務分解NBT
    10.4.1NetBIOS名稱服務
    10.4.2NetBIOS數(shù)據(jù)報服務
    10.4.3NetBIOS會話服務
    10.4.4NetBIOS服務總結
    10.5啟動、登錄、注銷和關機
    10.5.1啟動過程
    10.5.2登錄過程
    10.5.3注銷過程
    10.5.4關機過程
    10.6理解名稱表
    10.7檢查名稱解決組件
    10.7.1名稱緩存
    10.7.2廣播
    10.7.3LMHOSTS文件
    10.7.4WINS服務器
    10.7.5何時使用WINS和LMHOSTS
    10.7.6使用HOSTS和DNS的傳統(tǒng)主
    機名
    10.8理解主要的名稱解決方法
    10.8.1B-節(jié)點
    10.8.2P-節(jié)點
    10.8.3M-節(jié)點
    10.8.4 會話控制
    10.8.5文件
    10.8.6打印機
   
    10.8.7消息
    10.9發(fā)現(xiàn)NetBIOS的弱點
    10.9.1網絡級安全性
    10.9.2系統(tǒng)級安全性作為網絡安全性
    的一部分
    10.10總結
    第11章 WindowsInternet命名服務
    11.1NetBIOS網絡
    11.1.1NetBIOS名稱
    11.1.2NetBIOS名稱解決簡述
    11.2為什么使用WINS
    11.3為什么不使用WINS
    11.4理解WINS如何工作
    11.4.1客戶端到服務器名稱注冊
    11.4.2客戶端到服務器名稱查詢
    11.4.3服務器到服務器同步
    11.4.4WINS代理
    11.5在網絡中規(guī)劃WINS
    11.5.1需要多少WINS服務器
    11.5.2考慮容錯
    11.5.3考慮飽和時間
    11.5.4客戶端會有什么改變
    11.6總結
    第12章 域名服務
    12.1為什么使用DNS
    12.2回顧DNS的歷史
    12.3DNS概覽
    12.3.1DNS和OSI模型比較
    12.3.2Internet上的DNS
    12.3.3域層次
    12.3.4地域層次
    12.3.5服務器層次
    12.3.6轉發(fā)器
    12.3.7主DNS和從DNS
    12.3.8只緩存服務器
    12.3.9DNS服務器彼此間如何通信
    12.3.10名稱解決
    12.3.11DNS記錄屬性(緩存和TTL)
    12.3.12DNS數(shù)據(jù)庫
    12.4規(guī)劃DNS網絡
    12.4.1將DNS集成到Internet
    12.4.2容量規(guī)劃和性能
    12.4.3集成到NT底層設施
    12.5DNS測試和排錯
    12.5.1PING
    12.5.2NSLOOKUP
    12.6DNS的未來
    12.6.1動態(tài)DNS
    12.6.2IPng/IPv6
    12.6.3安全性
    12.6.4移植
    12.7總結
   第四部分 著名產品
    第13章 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
    13.1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簡介
    13.2理解路由是如何工作的
    13.3安裝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RRAS)
    13.3.1下載RRAS
    13.3.2啟動安裝程序
    13.3.3安裝遠程訪問服務
    13.3.4安裝LAN路由
    13.3.5安裝按需撥號路由
    13.4管理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
    13.5路由協(xié)議
    13.5.1靜態(tài)路由
    13.5.2RIPv1
    13.5.3RIPv2
    13.5.4OSPF
    13.6充當路由器的NT
    13.6.1使用WindowsNT網絡的小型
    遠程辦公室
    13.6.2充當備份線路的WindowsNT
    按需撥號路由
    13.6.3充當兩個網段之間的路由器
    的WindowsNT
    13.6.4充當大型網絡路由器
    的WindowsNT
    13.6.5支持的協(xié)議
    13.6.6虛擬私用網絡
    13.6.7性能考慮
    13.6.8安全性考慮
    13.6.9使用MicrosoftProxyServer
    13.7使用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過濾包
    13.8配置RRAS實驗室環(huán)境
    13.8.1網絡底層結構
    13.8.2系統(tǒng)修改
    13.9RRAS的未來
    13.10總結
    第14章 常用Internet的文件系統(tǒng)
    14.1回顧CIFS背景
    14.2定義CIFS功能集
    14.2.1靈活的文件鎖定
    14.2.2強壯的緩存
    14.2.3容錯
    14.2.4分布式文件服務:DFS
    14.2.5靈活的命名
    14.3理解CIFS安全性
    14.3.1共享級保護
    14.3.2純文本口令認證
    14.3.3LanMan1.2提問/響應
    14.3.4NTLM0.12提問/響應
    14.4理解CIFS的今天
    14.5CIFS的實際應用
    14.6介紹Sun的WebNFS
    14.7理解CIFS的功能:NT5
    14.8總結
    第15章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15.1定義DFS:Microsoft的分布式
    文件系統(tǒng)
    15.1.1DFS為什么偉大
    15.1.2DFS缺乏什么
    15.2實現(xiàn)軟件
    15.2.1需求
    15.2.2在WindowsNT中安裝
    15.2.3在Windows95中安裝
    15.2.4在Windows98中安裝
    15.2.5配置
    15.3理解協(xié)議
    15.3.1如何工作
    15.3.2DFS引用
    15.3.3協(xié)議分析
    15.4注意Transarc/IBM的DFS
    15.5概述DFS的未來:NT5
    15.6結論
    15.7總結
    第16章 WorldWideWeb服務
    16.1介紹Microsoft的Internet
    信息服務器
    16.2理解HTTP協(xié)議
    16.2.1HTTP服務器
    16.2.2HTTP客戶端
    16.2.3使用HTTP
    16.2.4HTTP通信流
    16.2.5HTTP協(xié)議細節(jié)
    16.2.6HTTP對網絡的影響
    16.2.7其他的相關協(xié)議
    16.3總結
    第17章 文件傳輸協(xié)議服務
    17.1FTP服務概述
    17.2FTP模型
    17.2.1FTP服務器
    17.2.2FTP客戶端
    17.2.3使用FTP
    17.2.4FTP通信流
    17.3FTP服務
    17.3.1術語
    17.3.2常用命令
    17.3.3非常用命令
    17.3.4FTP服務器響應
    17.4總結
    第18章 HTTP代理服務
    18.1了解代理背景
    18.1.1理解代理用于什么
    18.1.2代理服務器而不是網絡層
    路由器
    18.1.3節(jié)省公用IP地址空間
    18.1.4隱藏Internet地址
    18.1.5為了緩存
    18.1.6控制和過濾代理
    18.1.7日志代理
    18.1.8逆向代理
    18.2理解不同的代理方法
    18.2.1應用層代理
    18.2.2線路層代理
    18.2.3SOCKS代理:智能線路層代理
    18.2.4聯(lián)合使用應用層代理和
    線路層代理
    18.2.5透明代理
    18.3區(qū)別代理和防火墻
    18.4理解自動代理配置
    18.5了解特殊的代理產品
    18.5.1Microsoft ProxyServer
    18.5.2NetscapeProxyServer
    18.5.3WinGate
    18.5.4其他產品
    18.6結論
    18.7總結
   第五部分 附錄
    A TCP/UDP著名端口號
    B 請求注釋(RequestsforComments
    C 頭
    D 常用縮寫及其定義
    E 無類域間路由(ClasslessInterdom-
    ainRouting,CIDR)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