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源建設一直是近十幾年來圖書情報界理論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不但表現(xiàn)在發(fā)表了眾多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和著作,而且其實踐活動正在不斷增加新的內容。但考察我國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的過程發(fā)現(xiàn),還缺少對文獻資源建設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研究。這就不能適應或不完全適應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需要,尤其不能適應宏觀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需要。因此,建立新的文獻資源建設理論體系,就成為圖書情報界理論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書力圖以建立新的文獻資源建設理論體系為基點,努力體現(xiàn)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的整體性和現(xiàn)實性特點。整體性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新的文獻資源建設理論體系有別于傳統(tǒng)的藏書建設的理論體系上,把文獻資源建設當成是一個整體去研究。在這個整體中,不但包括文獻資源建設總論,而且揭示宏觀文獻資源建設有賴于微觀文獻資源建設,微觀文獻資源建設則需要宏觀文獻資源建設的規(guī)劃和指導的相互關系,二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文獻資源的需求。這種關系的相互依賴性和目的的同一性,決定了微觀文獻資源建設與宏觀文獻資源建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另外,本書的整體性特點還表現(xiàn)在各章節(jié)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上?,F(xiàn)時性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盡量吸取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最新成果上,體現(xiàn)文獻資源建設的時代特征,以適應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需要。以上意圖可能是好的,但可能由于作者研究的深度不夠和篇幅所限,書中的不盡之處就在所難免。而且當一種新的理論體系建立后需要經過一個反復研究和實踐的過程,才能使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