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序
前言
導論 周易的現(xiàn)代反思
一 周易、易經、易傳、易學辨證
二 周易的作者、時代及其性質
三 易學源流及學派
四 易學熱的反思
五 《周易》的現(xiàn)代意義
第一章“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
宇宙論
一 太極生兩儀的宇宙生成論
二 “物物有一太極”的宇宙本體
論
三 太極圖的宇宙論意蘊
第二章“天地設位、圣人成能”的
天人觀
一 中國天人觀論略
二 “三才之道”與人類中心論
三 圣人成能與人的主體性
四 裁成輔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三章“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辯證思維
一 象數(shù)思維與符號系統(tǒng)
1象數(shù)思維的特點及其工具
2象數(shù)思維的基本工具:象
3象數(shù)思維的基本工具:數(shù)
4《周易》象數(shù)思維探秘
5《周易》象數(shù)思維的影響
二 整體思維與系統(tǒng)智慧
三 變易思維與通權達變
四 直覺思維與靈感把握
五 類比思維與觸類旁通
六 主體思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四章 順天應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智慧
一 順天應人的最高準則
二 保合太和的價值理想
三 崇德廣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四 貴易尚簡的組織原則
五 革故鼎新的改革氣魄
六 尚賢養(yǎng)賢的人才思想
七 見幾而作的時效觀念
八 安不忘危的憂患意識
九 遏惡揚善的法制建設
十 君佐佑民的民本思想
十一 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無為境界
第五章 仁義誠敬、剛柔并濟的道德準則
一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二 剛健中正
三 柔順寬厚
四 忠貞誠信
五 恭敬合禮
六 謙虛忍讓
七 謹慎戒懼
第六章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哲學
一 生生之謂易的重生思想
二 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
三 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
四 獨立不懼的人格尊嚴
五 樂天休命的精神家園
六 與天地合德的超越境界
結語 周易對中國人文精神的塑造
編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