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張岱年
序/季羨林
序/舒乙
序/王富仁
藝林心曲
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宗白華
瑣記/豐子愷
江上談藝(節(jié)選)/林散之
孩子永遠祝福你/冼星海
司徒喬的畫/焦菊隱
“咀華”記余/李健吾
京味十足的風俗畫——評《天下第一樓》/蕭乾
談美/孫犁
文藝與人生/黃秋耘
海灘拾貝/秦牧
話說家常/胡絮青
自得其樂/汪曾祺
心曲/梅朵
兩個作家/林斤瀾
不一定是序/黃永玉
笑聲淚痕/姜德明
書墨緣/唐達成
延安影事/司徒慧敏
寶刀/趙丹
風雨晴時君不見/白楊
從蓋老的眼神兒談起/石揮
永久的思念/秦怡
影事雜記/朱健
說空白/趙大年
鐘聲/舒乙
更多的意思/諶容
斷章取“藝”/劉紹棠
黃昏卻下瀟瀟雨—一我一生惆悵的時刻/趙鑫珊
清風明月共一船/葉文玲
關于藝術家/馮驥才
筆墨祭/余秋雨
有意無藝/張抗抗
清唱/范小青
我的情感獨自/潘虹
面人春秋/趙闊明
文壇二老/凸凹
門外二談/劉緒源
笛/陸春齡
戲劇清談
六十斤重的擔子壓一壓/蓋叫天
雨中清唱/梅蘭芳
論張飛/周信芳
看京戲的回憶/郁達夫
“樣板戲”/巴金
《竇娥冤》——悲劇性/李健吾
詩情畫意——談《鐘馗嫁妹》/李健吾
《雷雨》序/曹禺
戲/唐弢
看戲/葉君健
不要仗勢欺人——說說京劇《三打陶三春》的社會意義/吳祖光
十萬春花如夢里/黃裳
革命的草臺班子/華君武
可貴的謙虛/俞振飛
回憶文明戲/嚴獨鶴
“還我頭來!”/陳虞孫
焦菊隱與中華戲校/鄧九平
讀畫漫談
雪霧迷蒙訪畫/曹靖華
訪箋雜記/鄭振鐸
畫說/張大千
山窗讀畫記/蘇雪林
陸小曼的山水長卷/梁實秋
愛山廬夢影/凌叔華
學畫買畫失畫還畫獻畫/錢君□
沒有災情的“災情畫”/傅雷
與鄧拓論畫/謝興堯
讀畫漫筆/鄒荻帆
畫意詩情——斷篇記永玉/鄒荻帆
三毛何辜/張樂平
方成的漫畫/姜德明
一片回憶/陳樂民
求畫記/諶容
表白的快意——畫集《心靈的自白》自序/馮驥才
我與繪畫/鐵凝
我看父親的畫/鐵凝
我與戲曲畫/關良
松賦/余仙藻
我愛音樂/蕭乾
懷念我那個小本本/蕭乾
《二泉映月》的誕生/碧野
音樂收藏憶舊/何滿子
《夜半歌聲》的歌者/林斤瀾
音樂外行札記/黃永玉
風廬樂憶/宗璞
兩個少年音樂家/任大霖
留得天籟在人間——彈不好莫扎特有感/資中筠
音樂與我/王蒙
在聲音的世界里/王蒙
讀曲聽心聲/辛豐年
琵琶情/吳宗蕙
我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趙鑫珊
秋天的音樂/馮驥才
牧童短笛/劉心武
再版后記/張岱年鄧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