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的烽火在膠東半島昆箭山區(qū)燃燒。王官莊貧農馮仁義,為逃避惡霸地主王唯一的迫害,兩年前只身闖關東,留下仁義嫂拉扯著五個孩子艱難地度日。牛倌出身的共產黨員姜永泉領導鄉(xiāng)親們武裝暴動。仁義嫂的大女兒娟子拿起父親的獵槍參加這場殊死的戰(zhàn)斗。暴動勝利,王官莊群眾公審并槍決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仁義嫂沖破重重阻力,支持娟子當婦救會長,投入抗日斗爭的洪流。秋末的一個夜晚,國民黨特務、王唯一的叔伯兄弟王柬芝奉命回到王官莊。他偽裝進步,騙取群眾信任,當了小學校長。其妻雖出身破落地主家庭,卻不甘做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不堪丈夫的精神折磨,愛上了長工王長鎖,并生下女兒杏莉。王柬芝利用妻子的隱私,挾制王長鎖為他傳送情報,進行特務活動。偽軍分隊長、王唯一之子王竹根據(jù)王柬芝的情報,帶領日偽軍洗劫王官莊,殘酷地殺害了副村長七子等人。群眾懷著仇恨的怒火祭奠烈士,村黨支書德松、娟子的弟弟德強等參加于得海團長率領的八路軍?! 犊嗖嘶ā愤@本書,就是以這些真實的生活素材為基礎寫成的,有部分情節(jié)幾乎完全是真實情況的寫照。作為藝術形象,書中的人物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幾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兒為藍本。我家里的親人和參加過當時當?shù)囟窢幍耐究催^這書后,都說感到親切,并能數(shù)出不少書中的人物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人某人,哪件事情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