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研究生/本科/??平滩?/a>基礎化學

基礎化學

基礎化學

定 價:¥37.90

作 者: 汪小蘭,田荷珍,耿承延編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中學教師培訓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40051865 出版時間: 1998-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51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基礎化學》是根據(jù)國家教委師范教育司印發(fā)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粕锝逃龑I(yè)《基礎化學教學大綱》而編寫的,為中學生物教師學習生物專業(yè)課程的一門基礎課教材。全書分上篇、下篇、實驗篇三部分,上篇為無機和分析化學,主要介紹溶液、化學平衡、氧化還原、原子和分子結(jié)構(gòu)等基本理論和若干元素、化合物、滴定分析等基礎知識;下篇為有機化學,主要介紹各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命名、性質(zhì)及一些重要反應的歷程;實驗篇含實驗室常用儀器介紹,基本操作和若干元素測定、離子鑒定、化合物性質(zhì)等14個實驗。該書既保證了各學科的系統(tǒng)性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些當代與生物學科息息相關(guān)的知識,每章后均附有習題或思考題。

作者簡介

暫缺《基礎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篇 無機和分析化學
緒論
化學及其分支
1.無機化學
2.有機化學
3.分析化學
化學的發(fā)展與展望
習題
第一章 溶液和膠體
1.1 溶液
1.1.1 溶液的一般概念
1.1.2 溶液濃度的若干表示方法
1.質(zhì)量百分濃度
2.物質(zhì)的量濃度和質(zhì)量摩爾濃度
3.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1.1.3 溶液濃度之間的相互換算
1.2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1.2.1 水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
I.2.2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1.溶液的蒸氣壓下降
2.計算舉例
3.滲透壓
1.3 膠體
1.3.1 分散系
1.3.2 膠體的性質(zhì)
1.光學性質(zhì)——丁鐸爾效應
2.動力學性質(zhì)——布朗運動
3.化學性質(zhì)
1.3.3 膠體的結(jié)構(gòu)
1.3.4 膠體的破壞
1.3.5 膠體的應用——溶膠在生物體內(nèi)的作用
習題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2.1 化學反應速率
2.1.1 化學反應速率表示法
2.1.2 活化能與碰撞理論
2.1.3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2.2 化學平衡
2.2.1 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2.2.2 平衡常數(shù)的涵義
1.書寫平衡常數(shù)關(guān)系式的規(guī)則
2.復雜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多重平衡規(guī)則
3.平衡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
2.2.3 有關(guān)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
2.2.4 平衡常數(shù)的推廣
2.3 化學平衡的移動
2.3.1 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2.3.2 呂·查德里原理及其實踐意義
習題

第三章 電解質(zhì)溶液和離解平衡
3.1 電解質(zhì)的離解平衡
3.I.I強電解質(zhì)
1.強電解質(zhì)的概念
2.活度和活度系數(shù)
3.離子強度
3.1.2 弱電解質(zhì)
1.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2.pH值的概念和pH值的計算
3.一元弱酸(堿)的離解平衡
4.K與a的關(guān)系
3.1.3 多元弱酸(堿)的離解平衡
3.1.4 同離子效應及其計算
3.2 緩沖溶液
3.2.1 緩沖溶液及其組成
3.2.2 緩沖作用的原理
3.2.3 緩沖溶液的pH值計算
3.2.4 緩沖容量和緩沖范圍
3.2.5 緩沖溶液的配制
3.2.6 緩沖溶液在生物學科中的作用
3.3 鹽類水解
3.3.1 鹽類水解的實質(zhì)和類型
3.3.2 水解平衡、水解常數(shù)和水解度
3.3.3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3.4 酸堿質(zhì)子理論簡介
3.4.1 酸堿理論簡介
3.4.2 酸堿質(zhì)子理論
1.布朗斯特一勞萊的酸堿定義
2.酸堿反應的實質(zhì)、共軛酸堿對
3.5 沉淀和離子平衡
3.5.1 溶度積的概念和規(guī)則
3.5.2 溶解度和溶度積規(guī)則的換算
3.5.3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在離子鑒定中的應用
1.同離子效應
2.鹽效應
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在離子鑒定中的應用
習題

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和酸堿滴定
4.1 滴定分析法概述
4.1.1 滴定分析法的特點
4.1.2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
4.1.3 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
4.1.4 滴定方式
4.2 誤差的基本知識
4.2.1 誤差的分類及產(chǎn)生的原因
4.2.2 誤差的表示方法
4.2.3 提高分析結(jié)果準確度的方法
4.3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4.3.1 有效數(shù)字的表示方法
4.3.2 有效數(shù)字修約規(guī)則
4.3.3 有效數(shù)字運算規(guī)則
4.4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濃度的標定
4.4.1 標準溶液的配制
4.4.2 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4.5 酸堿指示劑
4.5.1 指示劑的變色原理
4.5.2 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4.5.3 混合指示劑
4.6 酸度對酸堿平衡體系中各種型體的影響
4.6.1 分析濃度和平衡濃度
4.6.2 物料平衡和電荷平衡
4.6.3 酸、堿溶液中各種型體的酸效應分布分數(shù)
4.7 強酸(堿)滴定強堿(酸)
4.7.1 滴定過程中pH值的計算和滴定曲線的繪制
4.7.2 DH值的突躍范圍和指示劑的選擇
4.8 強堿(酸)滴定弱酸(堿)
4.8.1 滴定過程中pH值的計算和滴定曲線的繪制
4.8.2 pa值的突躍范圍和指示劑的選擇
4.9 多元酸(堿)的滴定
4.9.1 多元酸的滴定
4.9.2 多元堿的滴定
4.10 酸堿滴定法應用示例
4.10.1 直接滴定法
4.10.2 間接滴定法
4.11 滴定分析結(jié)果的計算
4.11.1 滴定分析計算的根據(jù)
4.11.2 滴定分析計算示例
習題

第五章 氧化還原和電化學
5.1 氧化還原反應
5.1.1 氧化數(shù)
5.1.2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
5.1.3 常用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5.1.4 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數(shù)法
2.離子電子法
5.2 電極電勢
5.2.1 原電池
5.2.2 電極電勢的概念、產(chǎn)生和標準電極電勢
5.2.3 影響電極電勢大小的因素——奈斯特方程式
1.濃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2.介質(zhì)的酸堿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5.2.4 電極電勢的應用
1.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
2.氧化劑或還原劑的選擇
3.直接電極電勢法測定溶液的pH值
4.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5.電化學在生物體中的應用
5.3 氧化還原滴定法簡介
5.3.1 氧化還原滴定法概述
5.3.2 滴定過程中電勢的變化及滴定曲線
5.3.3 氧化還原指示劑
5.3.4 氧化還原滴定分析法實例及在
生物界的應用
1.高錳酸鉀法
2.重鉻酸鉀法
3.碘量法
4.應用示例
習題

第六章 原子結(jié)構(gòu)與分子結(jié)構(gòu)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 若干元素和化合物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簡述

下篇 有機化學
引言
第十章 開鏈烴
第十一章 環(huán)烴
第十二章 鹵代烴
第十三章 醇、酚、醚
第十四章 醛、酮、醌
第十五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十六章 取代酸 旋光異構(gòu)
第十七章 胺及含磷有機化合物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第十九章 雜環(huán)化合物
第二十章 類脂化合物
實驗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