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在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殿堂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學習書法,臨習傳統(tǒng)碑帖是登堂入寶的必由之路。三千年的中國書法歷史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舉不勝舉的名跡法書、書法精品。褚遂良(公元五九六——六五九年)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初唐書法家,官諫議大夫,累至中書令。封河南郡公。前人評述其書“字里金生、行間玉潤”,“婉美華麗”,清遠古雅,自成一家,世稱“諸體”。代表作“雁塔圣教序”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立于陜西長安慈恩寺大雁塔。序為唐太宗(李世民)撰,記為高宗(李治)為太子子時撰。聶文豪先生攜子可愚經勘查考證,還原補缺,還其原碑風貌,并將原碑放大,意在給書法研究者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收藏、鑒賞、臨摹和揣摩研習之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