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婦女在電話里對我說:埃舍爾先生,我對您的作品完全著了迷,您的版畫《蜥蜴》把輪回再生的過程描繪得那么生動,我答道,夫人,如果您那樣認為,那就那樣好了。這個機智風趣的回答出自著名的荷蘭版畫藝術家毛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之口。他的作品所具有的復雜的多義性,是那些草率簡單的解釋難以望其項背的。在第一幅計算機生成的三維圖像震撼公眾以前很久,埃舍爾已是第三維的大師。他的石版畫《魔鏡》要回溯到1946年。數學家布魯諾·恩斯特以此作為本書的標題,是想強調埃舍爾的作品對于讀者永遠具有神奇的魔力。在一年時間里,恩斯特每周都去拜訪埃舍爾,與他系統(tǒng)地討論他的全部著作。這種討論使他們產生了友誼,使恩斯特能夠親密接觸埃舍爾的生活和他的概念世界。恩斯特的記述翔實準確,并經過藝術家本人的校正。埃舍爾的作品是無法歸類的。單純從科學、心理學或者美學的角度都無法對它們作出公正的評價。為什么他創(chuàng)造了這些圖畫?他是怎樣建構它們的?在他最終完成作品之前,要作什么樣的前期研究Z?埃舍爾創(chuàng)造的這些形象之間有什么關聯?這本書,以埃舍爾的生平,250幅插圖,還有對諸多數學問題的闡釋,為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提供了答案。并且,本書來自最可信的第一手資料。本書已被評成十余種文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