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作為外語或第二語言的教學,即對外漢語教學,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發(fā)展:它的教學對象在不斷擴大和多元化,教學類型在日益豐富和多樣化,教學方式在逐步更新和信息化。這樣,以漢語為目的語的教材建設的任務就更重了,教材編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對外漢語教材不但在質量和內涵上,要求能更有效地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漢語規(guī)則、掌握語言技能并提升為交際能力;同時,在類型和數量上,也要求更能適應和滿足各類學習者和各種教學類型的需要,為學習者和教學者提供盡可能充分的選擇余地?;蛟S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為學習者和教學者提供對教材加以選擇的盡量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幾年前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社長王建勤先生前來同我們一起商談,希望能編寫這樣一種類型的教材:可供學習者和教學者根據自身情況,較為靈活自由地加以組合使用,學得和教得快一點也可以,學得和教得慢一點也可以;聽、說、讀、寫等各種語言技能在進度上齊頭并進也可以,有參差交錯也可以;既能適合于學校課程教學的安排,又能方便于各種學習和教學方式的使用;而教材又不能因此而顯得散漫雜湊,它要具有整體上的系統性和供人們加以選擇的規(guī)模上的全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