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全新的角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應用。重點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網絡通信基礎、網絡協議、網絡設備、網絡的安全與管理和網絡的應用。編寫時,注意選取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經典理論和最新知識,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例方式進行講述,既考慮到課堂教學的需要,本書適于作為中等職業(yè)教育教材使用。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復制或抄襲本書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前言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形成了計算機網絡技術。隨著計算機網絡軟、硬件的不斷成熟,帶動了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簡稱IT)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已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信息的社會化、網絡化、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無不受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巨大影響,使人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乃至生活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革。面對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現狀,各級各類學校紛紛開設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等職業(yè)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擔負著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在中等職業(yè)教育中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發(fā)的新大綱的要求編寫的。它力求充分體現當前職業(yè)教育的改革精神,注重以素質培養(yǎng)為基礎,以能?ε嘌疚?;注重蕼觳[浴⑼ㄓ瞇?;蛻氧V兄敖逃厴閿誚淌脫褂謾H楣卜?6章。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定義、發(fā)展歷史、系統組成、網絡分類、網絡功能與應用;第2章數據通信基礎,包括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數據編碼技術、數據傳輸技術、數據交換技術;第3章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包括網絡的拓撲結構、網絡的體系結構(ISO/OSI參考模型)、局域網典型實現技術、計算機網絡協議和TCP/IP協議的工作原理;第4章計算機網絡設備,包括傳輸介質、網卡、網橋、集線器、調制解調器、路由器、網關、網橋的基本原理與作用;第5章Internet基礎,包括Internet概述、Internet協議、地址與域名系統、Internet的基本原理與主要技術、Internet網絡的接入方式、撥號上網的方法、瀏覽器的設置與應用;第6章網絡管理與安全,包括網絡管理功能、網絡資源管理方法、網絡管理協議、網絡安全技術及實現方法。為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本書第5章可安排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本書由裴有柱主編。張學軍編寫第2章和第6章,馮文新編寫第3章,孟宗潔編寫第4章,其余章節(jié)由裴有柱編寫。王協瑞審閱了全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電子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