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及應用

計算機網絡及應用

計算機網絡及應用

定 價:¥29.00

作 者: 瞿坦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536343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29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為適應工科非計算機類專業(yè)的需求,從工程應用角度,既保留了學習計算機網絡必備的基礎知識,又增加了具體的網絡平臺、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環(huán)境下應用的程序開發(fā)方法(簡介),以及如何建Intranet等。另外,為適應電氣信息類、儀器儀表類以及機電類各專業(yè)的需求,介紹了現(xiàn)場總線網絡技術。本書內容的取舍和重考慮高等院校工科非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實際。并兼顧網絡技術及網絡應用技術和發(fā)展,在內容安排上既重視原理又重視技術與應用。本書適宜作為大學本科非計算機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網絡及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概述
1.1 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簡介
1.2 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網絡的層次結構
1.2.1 為什么要協(xié)議
1.2.2 為什么要分層
1.3 開系統(tǒng)互聯(lián)參考模型
1.3.1 RM/OSI的分層結構
1.3.2 RM/OSI的各層內容
1.3.3 RM/OSI的數據流程
1.3.4 對RM/OSI的評價
1.4 幾種常見的網絡體結構
1.4.1 OSI存在的問題
1.4.2 幾種常見的網絡體系結構
習題1
2 數據傳輸原理
2.1 信號傳輸方式
2.1.1 基帶傳輸
2.1.2 寬帶傳輸
2.1.3 物理層的四個重要特性
2.2 通道最大傳輸速率——信道容量18
2.2.1 頻譜分析
2.2.2 波特率和比特率
2.2.3 信道容量
2.3 多路復用
2.3.1 頻分多路復用FDM
2.3.2 時分多路復用TDM
2.4 通信通道
2.4.1 電話系統(tǒng)
2.4.2 無線通信
2.4.3 衛(wèi)星通信
2.4.4 光纖通信
2.5 數據通信方式
2.5.1 單工、半雙工、雙工方式
2.5.2 異步、同步串行發(fā)送
2.6 差錯控制和抗干擾編碼技術
2.6.1 差錯的特點
2.6.2 抗干擾編碼、譯碼的基本概念
2.6.3 海明糾錯碼
2.6.4 循環(huán)冗余碼CRC
習題2
3 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基礎
3.1 單工、雙工、肯定應答/ 重傳、停等協(xié)議
3.1.1 名詞解釋
3.1.2 單工肯定應答/ 重傳停等協(xié)議
3.1.3 雙工停等協(xié)議
3.2 滑窗協(xié)議(Sliding Window Protocol)
3.2.1 問題的提出
3.2.2 滑窗協(xié)議的結論
3.3 典型的數據鏈路協(xié)議
3.3.1 基于字符的數據鏈路協(xié)議
3.3.2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xié)議
習題3
4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及IEEE802標準
4.1 局域網簡介
4.1.1 局域網的特點
4.1.2 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4.1.3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
4.1.4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2 ALOHA原理
4.2.1 純ALOHA(Pure ALOHA)
4.2.2 分片ALOHA(Slotted ALOHA)
4.3 載波監(jiān)聽多重訪問
4.4 載波監(jiān)聽多重訪問/ 沖突檢測(CSMA/ CD)與IEEE802.3標準
4.4.1 載波監(jiān)聽多重訪問/ 沖突檢測(CSMA/ CD)
4.4.2 IEEE802.3標準與Ethernet(以太網)
4.4.3 Type 10BASE5網絡配置實例
4.5 令牌環(huán)(Token Ring)訪問方式與IEEE 802.5標準
4.5.2 令牌環(huán)(Token Ring)IEEE 802.556
4.5.3 CSMA/ CD總線式與令牌環(huán)(Token Ring)之比較
4.6 令牌傳遞總線(Token-Passing Bus)與IEEE 802.4標準
4.6.1 IEEE 802.4簡介
4.6.2 Token?Passing Bus MAC幀格式
4.6.3 令牌及邏輯環(huán)管理——MAC非穩(wěn)態(tài)操作過程
4.6.4 物理層
4.7 ARCNET網絡介質訪問協(xié)議
4.7.1 邏輯環(huán)
4.7.2 幀格式
4.7.3 信息的發(fā)送
4.7.4 信息的接收
4.8 邏輯鏈路控制LLC與IEEE802.2標準
4.8.1 IEEE802標準中邏輯鏈路控制LLC與介質訪問控制MAC之間的關系
4.8.2 LLC協(xié)議數據單元(PDU)的結構
4.8.3 LLC服務訪問點(SAP)和服務類型
4.9 網橋
4.10 局域網性能指標
習題4
5 網際協(xié)議(IP)與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5.1 TCP/IP概述
5.1.1 TCP/IP協(xié)議模型
5.1.2 TCP/IP數據封裝
5.1.3 協(xié)議的數據名稱
5.2 網際協(xié)議(IP)與因特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5.2.1 網際協(xié)議IP
5.2.2 因特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5.3 IP地址(IP Address)
5.3.1 IP地址類型及尋址規(guī)則
5.3.2 子網及子網尋址(Subnet Addressing)
5.4 地址轉換協(xié)議(ARP)與逆向地址轉換協(xié)議(RARP)
5.4.1 地址轉換協(xié)議(ARP)
5.4.2 逆向地址轉換協(xié)議(RARP)
5.5 點對點協(xié)議(PPP)
5.6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與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
5.6.1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5.6.2 用戶數據報UDP
5.7 協(xié)議編號、端口編號、套接字
5.7.1 協(xié)議編號、端口編號——TCP/IP協(xié)議的目標識別
5.7.2 著名的協(xié)議編號和端口編號
5.7.3 套接字(Socket)與套接字標識(Socket ID)
5.8 TCP/IP與Internet
5.8.1 主機名稱(Host Name)
5.8.2 領域名稱(Domain Name)
5.8.3 IP地址與領域名稱之比較
5.8.4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Address)
習題 5
6 遠程網
6.1 相關技術
6.1.1 時分多路(TDM)與SONET
6.1.2 交換技術(Switching)
6.2 X.25建議書
6.2.1 X.25簡介
6.2.2 X.25網絡與字符方式終端的連接
6.3 綜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6.3.1 概述
6.3.2 組成(Components)
6.3.3 ISDN接口(Interface)
6.3.4 第一層(Layer 1)
6.3.5 第二層(Layer 2)
6.3.6 第三層(Layer 3)
6.4 幀中繼(Frame Relay)
6.4.1 背景
6.4.2 基本技術(Technology Basics)
6.4.3 LMI(本地管理接口)擴展
6.4.4 幀格式(Frame Format)
6.4.5 LMI報文(Message)格式
6.5 異步傳輸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6.5.1 概述
6.5.2 ATM信元頭格式
6.5.3 ATM參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6.5.4 ATM尋址(Addressing)
6.5.5 ATM交換技術(Switching)
6.5.6 連接類型(Connection Type)
6.5.7 連接服務(Connection Services)
6.5.8 服務質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6.5.9 信令(Signaling)
6.6 千兆以太網(1000Mbit/ s)
6.6.1 以太網幀格式
6.6.2 全雙工以太網
6.6.3 千兆以太網介質訪問控制
6.6.4 千兆以太網的物理層
習題6
7 Windows 95/ NT基本原理
7.1 體系結構綜述
7.1.1 處理器環(huán)式體系結構
7.1.2 Windows 95體系結構概觀(Architecture Overview)
7.1.3 虛擬機(Virtual Machine)
7.1.4 Windows內部消息機制(Windows Internal Messaging)
7.1.5 操作系統(tǒng)功能(Operating System Functions)
7.1.6 Windows系統(tǒng)驅動程序
7.1.7 注冊表(Registry)
7.2 調度(Scheduling)
7.2.1 進程與線程(Process and Thread)
7.2.2 多任務調度(Multitasking)
7.2.3 線程優(yōu)先級(Thread Priorities)
7.2.4 調度(Scheduling)
7.2.5 優(yōu)先級繼承提升(Priority Inheritance Boosting)
7.3 內存(Memory)
7.3.1 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
7.3.2 虛擬地址(Virtual Address)
7.3.3 過量分頁(Excessive Paging)
7.4 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
7.4.1 即插即用體系結構(PNP Architecture)
7.4.2 即插即用過程(Plug and Play Process
7.4.3 即插即用設備(Plug and Play Devices)
7.4.4 改變PNP設備的配置(Chan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PNP Devices)
7.5 文件輸入/ 輸出(File I/ O)
7.5.1 可安裝文件系統(tǒng)管理程序(IFS Manage)
7.5.2 支持長文件名(Long File Name Support)
7.5.3 調整文件系統(tǒng)(Tuning the File System)
習題7
8 Windows NT體系結構概述
8.1 兩種處理器模式
8.1.1 用戶模式
8.1.2 核心模式
8.2 核心模式的組成
8.2.1 執(zhí)行服務組件(Executive?Services
8.2.2 微核(Microkernel)
8.2.3 硬件抽象層(HAL)
8.3 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
8.3.1 Win32子系統(tǒng)
8.3.2 子系統(tǒng)與“執(zhí)行服務”之間的相互作用
8.4 對Win32/ 16和MS?DOS應用的支持
8.4.1 對Win32應用的支持
8.4.2 對MS?DOS和Win16應用的支持
8.4.3 應用管理
8.5 WindowsNT網絡體系結構
8.5.1 邊界層(Boundary Layers)
8.5.2 網絡協(xié)議
8.5.3 文件系統(tǒng)驅動程序(FSD)
8.6 分布式處理
8.6.1 分布式處理的進程間通信機制
8.6.2 網絡資源訪問
習題8
9 WindowsNT的聯(lián)網服務
9.1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9.1.1 DHCP簡介
9.1.2 DHCP的需求及配置過程
9.1.3 設置DHCP作用域及其他選項
9.2 Windows Internet名稱服務
9.2.1 名稱解析(Name Resolution)
9.2.2 WINS簡介
9.2.3 安裝和配置WINS
9.3 域名系統(tǒng)(DNS, Domain Name System)
9.3.1 域名系統(tǒng)簡介
9.3.2 安裝和配置DNS
9.3.3 WINS和DNS的綜合使用
習題9
10 現(xiàn)場總線技術
10.1 現(xiàn)場總線概述
10.1.1 現(xiàn)場總線簡介
10.1.2 現(xiàn)場總線的發(fā)展概況
10.1.3 現(xiàn)場總線的特點
10.1.4 幾種有影響的現(xiàn)場總線技術
10.2 幾種有影響的現(xiàn)場總線通信模型
10.2.1 基金會(FF)現(xiàn)場總線通信模型
10.2.2 LonWorks通信模型
10.2.3 Profibus通信模型
10.2.4 CAN通信模型
10.2.5 HART通信模型
10.3 基金會現(xiàn)場總線(FF)
10.3.1 FF的物理層
10.3.2 數據鏈路層
10.3.3 基金會現(xiàn)場總線應用層
10.3.4 用戶層
10.4 LonWorks技術和LON網絡
10.4.1 LonWorks技術簡介
10.4.2 LonWorks通信協(xié)議LonTalk
10.5 Profibus
10.5.1 Profibus簡介
10.5.2 Profibus通信協(xié)議
10.6 控制器局域網總線CAN
10.6.1 CAN的性能特點
10.6.2 CAN的一些基本概念
10.6.3 CAN通信協(xié)議
10.6.4 CAN數據鏈路層(DLL)幀格式
10.7 現(xiàn)場總線技術的最新進展
10.7.1 IEC61158——最終國際標準(FDIS)的出臺
10.7.2 IEC61158 8種類型現(xiàn)場總線
10.7.3 現(xiàn)場總線能轉向采用以太網(Ethernet)嗎
習題10
11 網絡應用程序開發(fā)方法簡介
11.1 DDE和NetDDE
11.1.1 DDE工作原理
11.1.2 NetDDE工作原理及實現(xiàn)
11.1.3 DDE/ NetDDE機制的優(yōu)、缺點
11.2 Windows Sockets
11.2.1 端口
11.2.2 Windows Sockets規(guī)范
11.2.3 Windows Socket的通信過程
11.2.4 Windows Socket實現(xiàn)
11.3 DCOM通信機制
11.3.1 DCOM協(xié)議
11.3.2 COM/ DCOM跨進程調用機制
11.3.3 客戶與DCOM組件的通信過程
11.3.4 DCOM通信的實現(xiàn)
11.4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簡介
習題11
12 Internet與Intranet
12.1 Internet與Intranet簡介
12.1.1 Internet
12.1.2 Web
12.1.3 Intranet
12.1.4 將Intranet集成到Internet的安全考慮
12.1.5 Internet Explorer
12.1.6 微軟對Internet的支持策略
12.2 Web中的HTTP、URL和HTML
12.2.1 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HTTP
12.2.2 統(tǒng)一資源定位符URL
12.2.3 超文本標注語言HTML
12.3 IIS簡介
12.3.1 IIS的特點和功能
12.3.2 IIS工作過程
12.3.3 IIS的使用方案
12.4 安裝IIS和PWS
12.4.1 安裝要求
12.4.2 IIS安裝方法
12.4.3 安裝PWS
12.5 配置和管理IIS和PWS
12.5.1 Microsoft Internet服務管理器
12.5.2 使用其他Windows NT工具
12.6 Intranet站點安全保護
12.6.1 理解IIS安全性
12.6.2 基礎安全性
12.6.3 從NT中增加安全性
12.7 高級安全簡介
12.7.1 加密
12.7.2 數字簽名
習題12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