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偶賦》——我定了這樣一個書名。也許是我這一生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定則。我生在晚秋,實實在在看到過秋的繁華,無時無刻又讓我的脊梁上隱隱地感覺到冬的寒意與蒼涼。屬羊的,按舊時老人的說法,雖屬羊,命卻是苦的,晚秋不見青草如茵,為生存自然是要去尋覓的。本書由“晚秋偶賦”、“域外拾遺”、“朝露化珠”、“藝苑語絲”章節(jié)組成。細細品讀,讓人感到其作品雅淡沖和,頗有意境。作者突破了人和事的表象,探求著崇高的人性情感。他生在晚秋,實實在在看到過秋的繁華,無時無刻不讓他的脊梁上,感受到冬的寒意和秋的蒼涼。晚秋是詩意的,那蕭瑟清涼的景象,使他發(fā)現(xiàn)了靈性。于是情感躍上筆端,賦文愈發(fā)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