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該書探討了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的理論基礎與各種利率決定理論之間的關系,分析了利率功能的發(fā)展和延伸與經濟發(fā)展階段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指出兩者的發(fā)展變化又決定了利率理論的發(fā)展和演變,進而決定了政府對利率管制的程度。盡管在經濟理論中已有許多關于政府管制的學說,但從利率決定理論及經濟發(fā)展史的角度探討利率管制的理論基礎還是一個新的嘗試。第二,該書對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實施利率自由化的原因、過程、結果與問題進行了較全面的總結和比較分析,為我國實行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在我國有關利率市場化的研究中也不乏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利率市場化的經驗教訓進行研究的文章。但就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像該書這樣在收集和掌握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各國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和問題進行較詳細的對比分析,有理論、有實踐的較有說服力的研究還不多見。第三,對我國實行利率市場化的宏。微觀經濟環(huán)境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總結了我國金融制度的“二元性”特征及其所決定的我國利率體制和結構的特征、矛盾及問題,在這種初始條件下實施利近市場化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的阻力及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各部門就利率幣場化改革而應做的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