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工筆是件很辛苦的差事,長時間的制作既需要充沛的精力與體力,又須具備靈敏的思維及良好的畫面感覺,是畫家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當代工筆畫的復興有諸多方面因素,很多人加入這個行列也有不同的原因。近些年許多展覽中大批工筆畫的涌現(xiàn),引起了不少議論,褒貶各一。有些人認為工筆畫制作性強好把握,只要肯投入時間誰都可以達到,較之寫意畫容易多了。其實不然,寫意與工筆只是表現(xiàn)手法上存有差異,兩者最后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借助筆墨把你的感受融入畫中,營造出既有文化內涵又具形式美感和高藝術品位的審美價值。這體現(xiàn)著畫家自身的厚度。工具材料只是載體,不代表藝術水平的高下。作者國繪畫史上工筆、寫意皆善者很多,如唐寅、陳洪綬的作品,你能說他們筆下的工筆與寫意孰高孰低嗎?兩者相融相通,互為營養(yǎng),不應存有高下之分。寫意畫的筆墨功夫需多年積淀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這點不可否認,但工筆畫要營造出高境界高品位也絕非易事,因為長時間的制作阻礙了情思的直接展現(xiàn)。寫意畫會很快地把靈感記錄下來,工筆畫則需經過漫長的制作并且要把突來的靈感保持始終,這更是一個難度,需要極強的控制能力和清醒的頭腦及應變能力。作者畫工筆前雖有不錯的寫意底子,但開始時把它與工筆分離的太遠,陷入純制作小生不能自拔,直接影響到思維的靈動小生,缺少了意趣。后有所小吾,暫時放松工筆,以寫意;中擊滯阻的“血脈”,這樣有了自己小品畫的形成,也使工筆畫逐步貼近自作者。工筆畫展現(xiàn)了自己一絲不茍的精神,小品畫包舍了自己更多的情感。作者對繪畫的癡情傾注在繪制過程中的一筆一墨,筆鋒觸到紙面那一刻心境愉悅無以言表,與之溝通,像是自己的血液由筆尖漫漫滲化開來留下精神的印跡,小青感思緒與之相融一體,不自覺中流露出嫻靜、平淡、樸素、無爭的心境。畫面空寂悠遠,仿佛存有天簌的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