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胡平近年思考地域文化、知識分子命運及社會現象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書由“千年”、“不再是秦兵馬俑的臉”、“莫忘沉重”三大部分組成。在客觀審視歷史與現實的基礎上,作者以他敏銳的感悟與筆觸,縱橫捭闔,談古論今,“上窮碧落下黃泉”,對一個個重大歷史謎團、現實因窘、文人心態(tài)作了深層的剖析與解讀。在“千年”中,作者以一個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內陸省區(qū)為標本,充滿深情地揭示了其滄桑更迭、白云蒼狗、興衰榮枯、長恨浩歌,其間所表現的桑梓情、赤子心,無不令人潸然?!安辉偈乔乇R俑的臉”以兒子致父親書信的形式,通過四十余年來父親命運的跌宕起伏、悲歡相續(xù),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賁張,凸現了中國知識分子那別具一格的人文精神與人格情懷?!澳林亍蹦俗髡呤嗄陙硪回瀳猿治膶W要介入生活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作者以“不信春天喚不回”的熾熱情懷,具體而真切地表露了一個時代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拒絕沉重,可總得有百分之一的人守望并解讀沉重。否則,社會便是一只輕飄飄的舢板,極易在風浪中傾覆。如此滾燙的關切之情與拳拳之心,讀來令人感慨不已。大文化的蘊藉、大視野的格局,還有是文學又跨文學的表現,是本書的顯著特色,其所表現出的強烈社會責任心與歷史使命感無不躍然于字里行間,這一切對正處于世紀之交而又歡呼更深層改革的當代讀者來說,皆具有相當的震撼力,同時也不無啟迪意義。